主要指標較上屆均大幅增長!第二十一屆文博會圓滿閉幕
日期:2025-05-27 來源:深圳特區報
5月26日 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 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 (以下簡稱“文博會”) 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落下帷幕 本屆文博會匯聚 全球65個國家和地區的 6280家參展機構 展出文化產品超12萬件 促成4000余個投融資項目對接 主會場、分會場、各相關活動點 總參與人次達220多萬 主要指標較上屆均大幅度增長
文博會八大展館人流如織。 深圳特區報記者 何龍 攝
本屆文博會緊扣文化科技融合主線,以人工智能技術重塑展會形態,聚焦博覽交易功能,全面提升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數字化水平,激發文化創新活力,重點打造“七個超級平臺”。這場為期五天的文化盛宴,既是中國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的縮影,也是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窗口,在全球文化產業版圖中標注出更加璀璨的中國坐標。
交易規模再創新高 廣闊平臺鏈接全球商機
“交易力”就是生命力,也是文博會不斷提升、不斷發展、源源不竭的強大動力源泉。作為中國唯一一個國家級、國際化、綜合性的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文博會以“超級平臺”之力,將文化流量變現為經濟增量,推動文化資源轉化為發展動能。
“開展僅6小時,就賣了近200杯咖啡,銷售額接近3000元?!?/strong>上海氦豚機器人科技公司創始人韓兆林攜今年升級的咖啡機器人再次亮相文博會,開展三日,已累計收獲來自國內及美國、伊朗、哈薩克斯坦的多筆海外大單。基于其廣泛影響力和行業專業度,文博會不斷推動文化資源與市場需求的精準對接,已成為品牌價值的“超級揚聲器”。
從非遺技藝到文創爆品,從科技融合新品到國際文化合作,“來了能拿訂單”“簽約超過預期”成為不少文博會參展商的共識。文博會期間,10號館水貝萬山展臺推出的黃金文創產品一上午就能賣出400多件。廣受年輕人喜愛的“小黃香蕉”原創手鉤淘寶店,此次在現場展出多件創意設計產品,線上店鋪在文博會期間漲粉1萬余人。
在本屆文博會舉行的第三天,福田資本運營集團與上海沉浸機遇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現場簽約,機遇時空X-META 深圳研發中心正式落地深圳河套地區。
“深圳高效的服務效率、良好的營商環境、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讓注重創新和研發的企業能夠安心發展?!?/strong>上海沉浸公司董事長胡世輝說。
值得一提的是,文博會創新推出的文化產業招商大會今年連續舉辦了兩天,實現了數量的倍增擴容、質量和結構的能級躍升。在5月25日舉行的文博會文化產業招商會暨合作簽約儀式上,共有河北省、云南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共計24家政府組團、企業現場推介,推介項目數達35個,現場簽約項目達41個,總成交額再創新高。
在國際會展中心9號館,一場融合歷史舞蹈與現代光影的創意演出引發陣陣喝彩,觀眾紛紛駐足欣賞。深圳特區報記者 李偉文 攝
文化科技雙輪驅動 新質生產力激發產業變革
近年來,文化與科技的深度融合成為文博會上的核心亮點,這種融合不僅激活了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力,還催生了數字文博、云演藝等新業態,推動文化產業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今年文博會上,科技以前所未有的姿態擁抱文化,通過AI全應用場景呈現、AI科技演出、AI共創互動等創新方式,AI成為展會創新亮點和一大重要看點。首次設立的人工智能展區,邀請60多家人工智能領域知名企業參展,覆蓋具身機器人、智能眼鏡、智能耳機等前沿領域,集中呈現企業的硬核創新力。“第一次在線下看到這么多先進的機器人‘天團’,這對我們來說是很好的學習機會?!比斯ぶ悄軐I大四學生周子琪說道。
科技助力下的沉浸式文化體驗更是吸引大批觀眾。湖北館展區內,觀眾在虛擬人物“喜”的引導下,穿梭于楚文化的時空長廊,感受從簡牘到編鐘的文化脈絡。由河南大象元公司帶來的虛擬現實電影體驗廳,同樣讓市民排起長隊參觀體驗。觀眾帶上VR頭顯設備后,不僅能360°圍觀唐朝樂舞俑“蹦迪”,還能“觸摸”千年文物。
文化引領科技創新,科技賦能文化發展。以科技賦能文化,不僅能促進文化產業形態、內容和傳播方式的變革,而且有助于提高文化創新的效率、廣度和深度。文博會正不斷以科技創新重塑文化表達,助力中國文化以更年輕、國際化的方式傳播,增強全球文化影響力。
十號館的文創中國展臺上,形態各異、功能多元的機器人紛紛亮相。深圳特區報記者 胡蕾 攝
國際化“朋友圈”擴容 文明互鑒書寫中國故事
文博會是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臺,本屆文博會國際化“朋友圈”不斷擴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參展數量、全球合作機構、參展產品品類均創歷史之最。
65個參展國家和地區中,超50個來自“一帶一路”沿線,波蘭、奧地利、羅馬尼亞、俄羅斯、巴西、阿根廷、沙特阿拉伯、尼泊爾、韓國、泰國、印度尼西亞、埃及、加納、烏干達等國家紛紛攜特色文化精品亮相。
埃及國寶級文創品牌konouz(埃及復刻寶藏公司)攜圖坦卡蒙面具與羅塞塔石碑復刻品實現文博會首秀;北歐瑞典高奢珠寶品牌展出白堊紀琥珀藏品;秘魯羊駝手工藝品與中國非遺掐絲琺瑯畫形成跨越時空的文化對話……全球文化產品在深同臺競秀,也打造出一方“有溫度的文化貿易”場域。
“文博會不僅是展示產品的窗口,更是一個能將文化創意推向全球的重要跳板。如果有機會,我們一定會在深圳設立分公司?!?/strong>
為了交朋友,拓市場,許多海外參展商不遠萬里奔赴深圳。首次參展的埃及企業Pyrus展區內,放置了一臺能用古埃及文字“畫”出個人名字的機器人,吸引了許多觀眾前往嘗試。Pyrus創始人之一Mostafa感慨,來深圳不到48小時,已經感受到了大家對古埃及文化的巨大熱情。
伊朗“Iran Olyalavan”展位的老板馬迪已經連續三年參展:“前兩次參展我們都收獲頗豐,不僅結識了許多中國朋友,還促成了不少商業合作,所以今年我們還要繼續過來。”
今年的文博會還專門增設了文化出海展區、世界與中國青年文創項目孵化展區等,并加大了與20多家國際頭部展覽機構、高端文化產業資源的合作力度,助推更多文化產品及服務“走出去”。
13號館展出的伊朗地毯受到市民喜愛。參展商熱情地為大家展示精美圖案的地毯。深圳特區報記者 李忠 攝
文化消費再添“新意” 文博展臺“化身”教育課堂
中國國家博物館“鳳冠”系列文創、“文博會禮物”專區嚴選全國具代表性的文化伴手禮、全國大師工藝美術精品……本屆文博會通過豐富的展覽內容和體驗項目,激發了文化消費的新活力。
展會精心設置多個特色專題展區,全面覆蓋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創產品、游戲電競、潮玩文化等多元領域,全方位推動文化、旅游、體育等領域的消費潛力充分釋放。觀眾們在展區可以與產品設計(研發)師面對面交流,了解產品設計制作背后的故事以及文化歷史背景,滿足人們對于知識、情感的互動需求。
“來深圳的時候我們都怕走丟了,第一次出這么遠的門!”從云南麗江玉龍縣魯甸鄉新主村來到文博會的阿詩主合作社成員笑著告訴記者。阿詩主合作社負責人尼瑪次仁此次和十多名工作人員攜農副產品、民族手工藝品及非遺文化亮相10號館,讓觀眾近距離品嘗高原地區的松茸、蟲草等特色山貨。文博會現場,合作社成員楊玉勛還身著東巴服飾,向前來詢問的觀眾講解納西族的東巴文化。
除了豐富多元的文化消費體驗,此次文博會與高校設計教育、學生美育的緊密聯結同樣值得關注。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深圳理工大學、深圳技術大學、深圳職業技術大學等高校紛紛展出了前沿設計與教育成果;Hi World全球青少年創意年展、2025深圳市中小學生創新創意設計成果展激發孩子們的靈感碰撞,在這里,文博會成為孩子們“行走的文化課堂”,文化傳承的接力棒已交到下一代手中。
十號館文創中國館,不少小朋友們前來與ai對戰。深圳特區報記者 畢晗 攝